。而后的束比、后比四段也是如此一般。
但到了最后的落下,高务实行文却极其简练,一共只用了七个字:
“用患者宜何居焉。”
这是近来文体变化后的风气,文末无大结,只用一句作落下。
八股文体在洪武发端,在永乐常用,而到成化、弘治已基本成熟并固定化,但小的变化仍不断在进行。比如各个部分有先有后无的,也有先无后有的;各个部分的字句也有由多转少的,或者由少转多的等等。
如破题、承题、起讲部分,句数在不同时期便有不同;大结由初时的可痛快发挥以表达政见,经过逐步萎缩,到了万历朝干脆完全取消不用。所以,实际上八股文也是一直在变化的,譬如强行拿弘治朝和万历朝对比,有些名作甚至都称不上名作了。
这一题考完,第三篇考的便是本经了,高务实的本经乃是《周易》,与申时行不同,因此这一题不是申时行所出。
考本经,高务实还是比较淡定的,这就好比后世考专业课,专业课都考不过,那还混什么日子,干脆就回家吧。
打开题目一看,上头写着:震来虩虩,笑言哑哑,震惊百里,不丧匕鬯。
嗯……看来北榜的专业课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