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锻炼心性”,然后才会有正经差事交待下来。
当然,高务实也知道,萧良有和王庭撰的努力或许还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自己,他们俩的能力是明摆着的,能在殿试会试都考取好成绩,又岂是易于之辈,无论编撰什么资料,他们都已经摸出些个道道,甚至在查阅会典初稿时,还被他俩找几处小错漏来。陈思育对他俩也是夸奖不已。
但正如后来的另一位“文正公”曾国藩所言自古成大事者,一分能耐,六分天命,三分贵人扶持。萧良有和王庭撰二人,能耐有了,天命看来也不差,现在就差贵人扶持。
他俩个都是官宦之家出身,虽说祖辈父辈官职不高,但正因为官职不高,所以才更能理解“贵人扶持”的重要性,这种思想对他们肯定有所熏陶,因此他俩自然不会放弃给身边的贵人留下最好的印象。
身边的贵人是谁不是掌院陈思育,而正是他高务实高修撰。
又过了一会儿,内堂的当该吏忽然来了,一入门就道“今日值东房管诰赦的王编修生了急病,今儿个当不得值,可有谁能替轮值的王编修”
话音一落,在场五六名翰林一併起身表示愿往。
史官之中,唯有高务实、萧良有、王庭撰三人端坐不动。萧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