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句不客气的话,当年下西洋如果不是郑和掌握,文官集团插不上手的话,怎么可能半途而废?后世有学者证明,下西洋其实并不亏钱,或者说它本可以不亏钱。只是由于文官集团至始至终插不上手,所以后来才被说成是劳民伤财的无用之举,最后被扔进了垃圾堆。
换句话说,倘若下西洋是文官主导的事业,文官们把下西洋看做捞取功名、事业的一桩美差的话,你看看现在大明的舰队是什么模样?没准都特么开到欧洲去了!
与其说文官集团是在打压下西洋这件具体的事,倒不如说他们是在打压宦官集团,从而借机打压皇权,争取文官集团自己的利益。
为什么高务实敢做出这么多出格的事?一是他跟朱翊钧的关系亲密,朱翊钧不会轻易怀疑他;二则是因为他高务实乃是文官!
所以文官集团在面对高务实的一些新奇做法之时,第一个想到的并不是“你高务实狗胆包天!”,而是“既然你高务实能做,那我岂不是也能做?妙啊!”
这就是差别,也是高务实为何非要认准“科举正途”的原因。
有这个身份在,他只要没zàofǎn,一切举动实际上就都是在为文官集团创造新的“利润点”,文官集团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