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方人士这几天都会在指挥站里分析情报——村落不是问题,问题在于道路。敌方的大型村落都分布在曾文溪以北,如果部队从窑区基地出发的话,就意味着首先要渡过新港溪,然后在植被覆盖区徒步8公里,再渡过台湾第四大溪流曾文溪,再徒步5公里以上,才能到达目的地。
大家经过评估后,普遍觉得难度太高:路程太远,沿途植被和小溪河数量太多,而且17世纪的曾文溪,即便在冬季枯水期,宽度也在15米以上,水流湍急,而部队并没有经过强渡训练。
看来还是2号方案靠谱:部队乘船走海路,沿岸北上,绕行30公里,就可以从后世的七股盐场一带寻机冲滩。这个位置已经越过曾文溪,只需要找到一条湿地泄湖间的通路,大部队就能一路杀到离登陆点最近的,在地图上被标注为“佳西村”的萧垅社核心村落面前。
......
要在植被覆盖区找到一条可供大部队通行的道路,就需要一大帮人集体分析照片,从茂密的草丛,灌木,泄湖湿地之间找到一些小路和兽径,然后把它们连接起来;这中间还要躲过一些看似安全的淤泥,暗塘地带,总之,工作量很大。
穿越众和红毛们不一样,不需要通过三光政策来维持恐怖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