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子的缙绅世家和皇亲国戚,甚至可以买到两万亩,三万亩......没人会不动心。
古代生产力低下,民人根本没能力像后世一样组织建设大面积的排灌系统。即便在水系纵横的江南,中田下田也占了大部分,临河的上好水田总是少数。
假如说忠勇伯拿出来的是夷州野地,那士大夫们连眼皮都不会夹一下:十七世纪荒地太多,用得着跑那么远吗?
但是当这些地块加装了排灌系统后,在明人的认知里,那可真就是传家宝了。更何况这些地才5两银子一亩,还是连片的,超级优质的资产啊!
而忠勇伯提出的这个条件之所以能被人瞬间接受没有遭到质疑,恰恰还是借了之前那本黑材料的光:卜大醒写的小册子,为了激起士大夫的仇恨,上面可是详细描述过铁牛犁地、亩产五六百斤、大批明人都去工坊干活这些事情的。
所以人们脑筋一转就想明白了:能高产五六百斤的稻田,那一定是水浇地,能有大批明人在工坊干活,那忠勇伯所说的瘴疠被解决一事,也应该不是在蒙人。
既然这样的话,那还等什么,向前冲啊,进击啊!
从当天晚上开始,所有能凑出来5万两银子巨款的缙绅和勋戚,都躲在家里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