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衫初入九重城,紫阙拂曙红云开。 第七十八章 皇城司的典故(7/8)
只是窦氏原本门楣不高,族中子弟虽多,能力有限。因此即使是在孝宗跟摄政王的双重支持下进入皇城司,仍旧根基不稳。
索性摄政王本身颇有能力,在孝宗无子、嗣子淳嘉当时年少而且毫无权力的情况下,倒也将这群鹰犬拿捏至今。
只是……
对于窦氏来说,就没有这么幸运了。
窦王妃在时还好,毕竟摄政王与王妃感情深厚,王妃还生下世子,皇城司的人对在其中任职的窦氏子弟客客气气,各样事情都非常的配合,不懂的也愿意倾囊相授。
后来王妃去世,陆氏进门,欺世子年幼,将公襄霄身边的许多窦氏老人都打发了,皇城司看出端倪,对窦氏子弟就没那么礼遇了。等到陆氏生下子嗣,摄政王府与清平侯府来往密切,那态度越发的天壤之别……
等公襄霄长大了点儿,开始醒悟继母没有他认为的那么温柔无害……这时候窦氏在皇城司已经被边缘化。
也就在宫禁里还有些势力,毕竟公襄霄从淳嘉登基就做了皇帝伴读,这些年来待宫里的时间比在王府还久。窦氏将希望寄托在他身上,其他地方保不住放弃也还罢了,涉及公襄霄的安危,那是怎么都要死守不放的。
因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