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隐约约传来“喊借力打力”五个字,这时他那还不明白黄泉的意思,连忙再次发力拉了黄泉一把,然后暴喝:
“借力打力!”
刹那间王当兵只觉得腰间传来一股大力,然后一阵天旋地转,人就稳稳的落在了斗武台的正中央位置,一脸的茫然。
“好!”
“干的漂亮!”
“兵少威武!”
“好一招借力打力,用的时机与力道拿捏的实在是太恰当不过了!真的是迟一瞬则太迟,早一瞬则太早!”
观众席上的人全部站了起来,激情澎湃,喝彩之声此起彼伏,连绵不绝。
原来,观众席上大家看到的版本是这样的:
兵少故意一脚踩空,趁机反手拉住黄泉,用力把他摔出了斗武台,然后他自己借力,以一个华丽的转身犹如从天而降的战神一般落到了斗武台的正中央位置,这力道可谓是拿捏的丝毫不差,这样的心智,这样的实力,又怎么能让人不为之喝彩。
甚至观众席上的很多人都开始脑补兵少一开始咄咄逼人应该是实力的体现,后来的步步后退就是打算以智取胜了,这是智慧与力量一起碾压对方的节奏啊!
当然要是他的脸上、双拳上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