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我俩搁村子里转了会,找到昨夜亮灯的那户人家。
朱飞越上前敲门,一个农民打扮的汉子,将门拉开道缝,一脸戒备地看看我们:
“干啥?”
朱飞越上前一步:“我们是游客,今早刚过来,你家开饭不?”
东北农村有不少开农家乐的,就算是普通农村人家,游客只要肯花钱,招待吃顿饭啥,再正常不过。
那汉子有些不耐烦道:“开饭要到晚上了。”
说着他就要关门,朱飞越连忙道:“你家有食材卖我点呗,我带回去自己做。”
那汉子想了想,道:“有冻鸡。”
“咋卖啊?”
“一只200。”
我跟朱飞越把口袋掏空,只凑了80多块钱。
这地方没信号,刷手机是别想了,那汉子见我俩凑不出钱,来了句:“没钱哪好哪凉快去。”砰地将门关上了。
“狗篮子。”朱飞越骂了句,我俩不死心,又找了户人家,这次开门的是个大姐,还挺热情的。
我们说明来意,大姐摇头道:“这会都没开饭呢,我家也没现成东西,今晚咱们村里有人办喜事,你俩到时候也去吧,敞开了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