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那就是他“背书”的结果。
在这盘棋的另一个地方,其实也存在一个“官子常型”。那是一个非常普通的“2路扳粘”。对于那个“官子常型”,李小强同样依靠“背书”就知道它官子价值的。那是一个价值“后手17目”左右的一步棋。
因此在比赛当中,李小强根本就不用多考虑,他依靠自己的基本功,当他他刚刚看到加藤先生选择着手,他就条件反射般的觉得反常。
当然,围棋肯定不仅仅是“背书”,像这种粗浅的东西,也仅仅是围棋基本功的一部分。李小强只是觉得反常的话,那是无助于他解决问题的。按照最正常的思路,李小强不可能认为人家加藤先生下错了。如果说加藤先生连15目和17目的大小都分不清,那他还有资格被人家称为什么“官子加藤>
那么最正常的思路是什么呢?
李小强认为,当加藤先生选择这步价值15目的棋,他肯定是发现了什么“后续手段”。他发现的这个后续手段,能够保证他获得足够的利益。不仅如此,这个“足够的利益”还必须是2目棋以上。那么只有这样,加藤先生的选择才算正常。只有这样,加藤先生才配得上“官子加藤”这个称号。
当李小强刚刚看到这步棋的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