呢?相对于电子的大小而言,另一条狭缝与它的距离可不是一般的遥远,电子为什么在瞬间就能作出反应?除非它收到了某种瞬时传播来的信号,但这种信号是谁发送给它的?为什么有探测器看着它时,电子马上就改变了行为方式?”牛教授说。
“那……这些疑问现在有定论吗?”姜北问。
牛教授摇头:“到了现在,我们手上有了一大堆的解释版本,却没有哪一种能够统一大家的意见,每一种版本都是那么的不可思议,听起来不像是科学,而像是天方夜谭。”
“那牛老师您更倾向于哪一种解释版本?”
“我嘛,”牛教授沉吟片刻,说:“如果非要说一种的话,我更倾向于哥本哈根的解释,不是因为我对它的理论多信服,而且因为其他版本的解释更离谱。”
“哥本哈根的解释?牛老师,我的专业不是学物理的,没听过这个解释,您能给我讲讲吗?”姜北说。
“当然,”牛教授说:“哥本哈根解释的内容主要包括3个部分,分别是海森堡的‘不确定性原理’、波恩的‘概率解释’和玻尔的‘互补原理’。前面两种理论实在是太夸张了,它们认为世界是不确定的,充满了偶然性和随机性。但互补原理还要更可怕得多,因为它居然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