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是儒家子弟修心养性的日常功夫,练拳踢腿也不难。但若是想随心所欲的修炼自创的拳脚筑基功夫,那就难了……
值此魏晋玄学余波绵延的时代,所有人都是笃信事出反常必有妖滴——三岁能文五岁成诗的神童可以接受,三五岁就自创武功的妖孽绝对不能留!
表现的太妖孽了,当真会被人当作妖孽附身给悄悄仍进茅坑淹死!
河东裴氏固然算得上当世一等一的豪门大族,但却是个地地道道的书香门第,向来以德业文章为重。
纵然在这数百年风雨飘摇的混乱世道之中,裴氏族人多半都会习武,且对带兵打仗不陌生,但族人们骨子里仍旧很固执的认为:千金之子。坐不垂堂……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所以,裴氏子弟一般在六岁前是只许读书识字,不许习武。为的就是打下良好的文采基础,避免过早沾染习武之人争勇斗狠的性子,甚或一念之差而沦为江湖莽夫。
只有在六岁之后,才被允许学习兵法、武功、射箭、骑马、驾车等等,就算如此,这些项目也是当作儒家教学中君子六艺的标准辅助课程。也就是培养文武双全的牧民官——平日为政,治理百姓为主,危急时刻也能上马,带兵打仗为辅,但主次万万不可颠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