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学院,军医院的综合基地,自然是下足了本钱,虽然沿河的土地几乎属于征用无主之地没有多大费,可是营地的建设从劳工工钱,建造材料的采购全都是大笔的白银子。
当然工钱也只是一部分技术工匠人拿的相对高点,而大部分劳工还是清军的几万俘虏,这都是廉价的,管吃管喝给点零银子就可以。
营地的建筑采用当代的土木砖石结构,为了带动当地产业这些建筑材料除了钢筋外卢旺是一丁点都没有从后世采购,全部就地取材就地采购,甚至连水泥厂都是刚建立的。
简短的一个月多建设,营地的围墙已经完工,现在就是划片建设房舍,众多当地的建筑师们正在忙碌规划,军医院如何设计,军工厂如何设计,军事学院应当放在哪个区域,军事监狱,军事指挥部……
很快这块占地两百余亩的沿河空地已经被规划多个区域正在紧张的施工中,工地上不乏各种现代的建筑设备,比如搅拌机,挖机,吊车,电锯等等,反正这里还是一片大工地。
当然这片大工地里除了有劳工,俘虏外还有大批的驻军,特别是现在霍山战事基本打完,奉令撤回营地的第二军也回来了,正在营地中休整。
在营地西南角落靠近四里河沿岸的小树林旁边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