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鬼瓮相传起源于南北朝时期的羌族,根据传说,当时羌族人四处征战,很多族人或是在战场死去,或是被抓住后斩首,有不少都客死异乡。魂魄无法回归故里,尸体也早就付之一炬。为了要将族人的魂魄带回故乡,羌族的法师就发明了鬼瓮,鬼瓮最初的造型并不大,有些像现代的骨灰坛。上面有羌族法师亲手写下的咒语,当发现了羌族人死去的鬼魂后,法师会将鬼魂召唤进鬼瓮中,咒语可以防止它们被勾魂的鬼差带走。随后长途跋涉,赶回故乡,让它在故乡长眠。
这种方法被记录下来,之后流传到湘西,当地的巫师学会了鬼瓮最初的制作方法后,便开始着手改良,慢慢地传承到了今天。
如今的鬼瓮发展成了谷羽拿出来的这种外形,体积都很巨大,看着像是个酒坛子。改良后的鬼瓮可以储存更多的蕴魂,上面的咒语不仅能阻止鬼差勾魂,还能增加四周怨气的积聚,可以说,如今的鬼瓮完全就是个养鬼的工具!
“我过去认识一位湘西的老前辈,他说必须选择黑色的坛子作为器皿。先将黑色的坛子埋在乱葬岗或者坟头的泥土下四十九天。取出来后坛子本身就带有怨气,不能见太阳,巫师以自己的血混合涂料在坛子的表面写下咒语,在念咒九天。这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