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来每秒接近10公里,已经能克服地心引力。
    阻碍电磁轨道发射的大问题主要还是电路和材料,电磁轨道发射时的加速度高达数万G,别说一般的硅基半导体,就算是氮化镓或者碳化硅都扛不住。而精密部件在这么高的G力下,部件会碎裂,腔室会扭曲,根本无法正常工作。
    如果没有控制电路,没有用于姿态调整的引擎,射到太空里的只能是炮弹,管不住它往哪里飞,这就没有意义了。
    在半导体和电路方面,石墨烯是一个方向,不过这个方向也才刚刚冒头。在材料和部件方面,更是全新的课题。总之,要用电磁轨道发射卫星或者飞船这种事情,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但眼下星联,乃至人类,都等不起了。
    楼星海想出了两个点子,一个是借鉴夏鸣用清道夫号控制地球轨道的壮举,在地球某层轨道部署若干“货物对接系统”,其实就是智能控制的太空拖车。通过准确的计算,电磁轨道直接将无控制无动力的货物发射到某层近地轨道,然后由就近的太空拖车去接货物。
    这个构想的可行性很高,UNOC(太空理事会)很快就批准了将相应地球轨道开辟为“接驳区”的决议。等这项技术成熟后,发射费用会降低到每公斤不到10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