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的敏锐无疑让由他所掌控的渗碳工作在加热过程中的碳渗入量更加稳定,在没有温度计作为参考的时候,伽楼达对于火焰元素的模糊感应就成了最为有效的观测手段。
至于另一种渗碳手法——锻打渗碳法,其实也就是将前一种工艺中的渗碳过程改成了加热和锻打同时进行的开放式渗碳过程。这种手法更加依赖于匠人们对于手感经验的掌控,需要大量的经验积累,矮人大师们的百炼钢就是一种较为低效的锻打渗碳法。但是这种渗碳过程明显的更加难以量化其中的某些参数,应该敲打多少下、用多样大的力度、在什么样的火候加热中进行,每一名大师可能都会给出不尽相同的答案。而且通过锻打可能会让碳元素的渗入深度触及到刀剑的轴心部位,虽然这能很大程度上的增加武器的硬度但如果应用不好的话也会导致成品变得更“脆”而易于折断。
在炎魔通过黄泥包裹加热这种“闷钢”工艺短时间内再也无法进一步提高刀具本身的性能后,安德烈又将局部淬火的工艺提上了议程。
相对于渗碳的渗剂配比,淬火的过程中想要精确量化其中的参数更是难上加难。据安德烈所知,自古时起部分铁匠们对于淬火介质的水溶液就有了一定的要求,虽然其中像马尿那样的传闻可能以讹传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