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句话说得好,侠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
按道理,读书多的人更应该有气节、操守可言,但事实却是读书不多的人能够守住自己的节气,壮烈赴死;而学富五车的却士大夫、读书郎,却争先恐后地拜倒在敌人的脚下,为奴为婢心甘情愿。
这种情形,尤以明末为甚,明末的士大夫争先恐后先降李自成,再降满清鞑子,投湖自尽却嫌水冷,丢进了读书人的颜面。
可能是因为读的书多,所以就怕死,读书人如此,武林中人也是如此。
在金国尚存的情况下,丘处机老先生为了从龙之功不顾年迈高龄,像疯狂的粉丝一般追上了风一样的男子铁木真,然后促进了蒙古的崛起。
在南宋尚存的情况下,南宋国教天师教的张天师张可大向忽必烈抛媚眼,在遍布江南的天师教信徒中宣称忽必烈在二十年必将统一天下,并竭力鼓动天师教众为天下一统去刺杀南宋的官吏、军将,焚烧南宋军队的辎重、粮秣。
少林寺、武当也不例外,在中原沦陷后,面对蒙古一往无前的铁骑,它们也只能低头,承认了蒙元的统治,服从蒙元的调遣,在征战江南的过程中立下了汗马功劳,襄阳城头也有他们的斑斑血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