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世界,河西道东部,鼓浪山。
鼓浪山位于大唐帝国河西道正东,海拔高达三千米,是河西道排名前三的名山。
此山地势陡峭,险峻异常,整个地势俯瞰宛如滔天巨浪——这山的名字,也是由此而来。自下而上只有一条通道,端的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也正因此,大唐帝国素有“自古鼓浪一条道”的俗语。
刘禹锡名篇《陋室铭》开篇即言:“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这话套用在这鼓浪山上,正是相得益彰,再合适不过。
此刻正是黎明时分,紫气东来,烟雾缭绕。
鼓浪山半山腰,一处气势恢宏的建筑群,正中是红漆白瓦的议事大厅,类似于少林的大雄宝殿,议事大厅前,有一巨大的圆形练武场。
因为是依照鼓浪山地势修建,这块巨大的圆形练武场也参差分为三个不同的高度。
由练武场继续向东而去,再行两千米,又有一个小型的练武场,面积只有前一个的十分之一,正中间立着一根高约二十米,粗约两米的巨大石柱,石柱四周均匀分布着三十六面巨鼓。
封禅台!
实际上,这个小型的练武场,还有另外一个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