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创世不假,但想必你也听过道门的一句话: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日月无情,转千世屠枭雄,万物生灵在魔的面前,不过是刍狗罢了,”秦广王道,
我无语了,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这句话出自老子道德经第五章的第一句,
很醒目的位置,
而且无数年来被传扬着,关于它的解释有两种,一种是向善,一种是向恶的,
向善的解释是:天地有仁心,滋生了万物;无所谓仁,也无所谓不仁,天地生了万物,并没有想取回什么报酬,天地看万物和那个丢掉的草狗一样,并没有对人特别好,对其他的万物特别差,
说通俗点,就是天地看待万物是一样的,不对谁特别好,也不对谁特别坏,一切随其自然发展,
换句话说,不管万物变成什么样子,那是万物自己的行为包括运气,与天地无关,天还是干天的事,地还是干地的事,一切犹如随风入夜,润物无声,天地最是自然不过的,
而向恶的解释就是字面上的意思,天地不仁,拿万物生灵做刍狗,
这解释打个形象的比喻,就像人养蚕,人养蚕并不是对蚕有多么的好,有多么的爱护,而是为了结茧之后将它杀死,抽取蚕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