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孔颖达看着潮气蓬勃的孩子们,捋着胡须,面带微笑,“这才是教育,圣人云有教无类,善莫大焉。”
个孩子,按照年纪分成了个班,每班平均人不等,之所以分这么多班,主要是考虑到老师的欠缺。
马周当起了数学科老师,贾路仁当自然科的老师,当然像孔颖达颜师古等人不可能亲自教授断文识字这么低难度的科目,这些都是他们的弟子徒孙在教。
拼音的常用字版已经编纂完毕,中科院的学生们就是第一个试验品。
阿拉伯数字也是在中科院里首先进行推广。
十岁以上孩子,学过数学的,已经熟练的掌握了十个阿拉伯数字了。
只有一个全部都是十岁以上孩子的大班,老孔等人才会去讲儒学。
物理化学的科目,也只有大班的孩子才有,毕竟低年龄的孩子连字都不认得,教他物理化学也不懂。
当然孩子们也都是全部住宿的,秦墨把权贵子弟和贫民子弟全部混编,一段时间下来,大家也都混熟了。
颜师古叹道,“这些孩子学习的劲头很足,假以时日,必成大才。”
这正是秦墨所想看到的。
贫穷家庭的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