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贞观年间,士族门阀,五姓七望在朝廷上并无占优。
李唐是在关陇军事集团的支持下夺取的江山,所以朝廷的话语权掌握在关陇集团的手上。
五姓七望在朝廷上的多是清贵散官,例如言官。
加上李二的刻意打压,士族在朝廷上的影响力不大。
但其在民间的影响力则是极为恐怖的,这也是后来李二重开科举的缘故,但因为科举制度的设置不合理,有行卷制度,虽然有寒门庶族借此鱼跃龙门,但还是比不过士族。
刚开始的时,士族多以门荫入仕,不适应且不接受科举考试这种新的出仕方式,给了寒门庶族机会。
但“安史之乱”后,唐朝政治中枢进行了重建,“五姓”借助于科举制度而重新抬头,比如荥阳郑氏,盛唐时为宰相者难寻身影,而自中唐开始,连续出现了十多位宰相和重臣,遂“一五零”有“郑半朝”之说;又如清河崔氏,有荫唐一代,其支房南祖房、清河大房、清河小房、青州房共人出任宰相,“安史之乱”前任宰相的仅有人,事变后进入中唐,则陆续有人为宰相。
世家大族之所以重新崛起,与掌握了科举权有密切关系,再有就是在适应了科举考试制度后,世家大族深厚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