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不能从这偈语的意境上去领悟,那样只能落了下乘,走不出前人的阴影,所以这个领悟只可能是惠能的那个更高意境了。
惠能的那首菩提本无树他也记得,但是要怎么领悟出来让陈默犹豫了。
念出来自然是不行的,禅宗光是语言不够,需要明心见性的感悟,身临其境的领悟。
陈默有了心思,闭上眼睛,不再去看山壁上那首无相偈。他收起自己的念头,停止心意,忘记被这菩提树所护佑,坐于菩提又非菩提。菩提是个觉道,又有什么树呢?若有树,那菩提就变成物,而有所执着。菩提本来什么也没有,你说你觉悟了,但觉悟是个什么样子?是青色?黄色?红色?白色?你且说个样子出来看看它是无形无相的。
通透了这点心思,瞬间,陈默和菩提立刻浑然一体,菩提就是陈默,陈默又化身于菩提。
这就是菩提本无树!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心如明镜台,其实根本没有个台,若有个台则又有所执着,接着陈默的心意空灵如谷,无形无质。
明镜亦非台!
随着陈默完全与菩提一体,菩提崖已经自亘古中消失,陈默再度催动锁鼻术,闭住全身的气息,飞虫,落叶一个个不见,空气的灰尘,碎屑一个个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