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科幻小说 > 大穿越时代 > 正文 二、是谁在怀念民国时代?
这也是当代“历史发明家”们常用的一种移花接木之术。
    举个例子来说,前些年,河南乡下的白菜收购价一度跌到一毛钱一斤,让农民们赔本赔得欲哭无泪。可我们有谁在城里买到过一毛钱一斤的白菜?光是运费就有采购成本的好几倍了啊!
    同理,如果现在让人拿着上海的收入到青海的西宁去生活,也绝对会非常宽裕,但问题是根本办不到。
    回到正题,当毛主席进北大担任图书管理员的时候,民国才建立了六七年,尚未进入最黑暗的年代,大洋的币值还算坚挺。根据《民国经济史》提供的数据,在1919年的北京消费市场上,一块大洋应该可以买20斤最差的糙米,假如按照米价来算的话,购买力大概相当于如今的40元人民币。
    而毛图书管理员的8块大洋月薪,只能折合如今的320元,还不够当代很多城市的低保标准。
    更要命的是,首都北京又是全国仅次于上海的物价高昂之地,毛管理员的8块银元月薪在湖南老家已经算是高薪,可在北京却实在是不经花——虽然这8个银元可以买到160斤米,可是他在北京除了吃饭,还要吃菜,要买衣服,要交水电费,要买煤球做饭,还要买报纸和火柴、香烟,尤其是还要交房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