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的契丹母族来致富,也不能把契丹龙兴之地的牧场划给外人作为战利品。为此,他就必须承担起这次远征的全部粮秣开支,还要事先拨发大笔的军饷和犒赏,而不能指望各个部落“自费参战”,否则就不会有哪个部落愿意跟着他“义务劳动”。
可问题是,在眼下的可敦城里,既没有足够的钱财,也没有足够的粮秣和军械来支撑这场远征。
在过去的太平之时,可敦城的契丹官府在每年秋天都会组织商队,赶着牛羊马匹、驮着兽皮矿产来到边关,跟中原商人交换一些盐块、板糖、茶砖、铁器、布匹、香料,以及干豆子、燕麦、黑麦什么的过冬物资,用以维持和充实城内的积储——仅仅凭借可敦城外的小片河畔耕地,是养不活可敦城内上万军民的。
然而,随着辽国的崩溃和金兵的肆虐,这一传统交易在近年来已是时断时续,等到天祚帝被俘,耶律大石逃到可敦城之后,这些契丹遗民更是每年都入不敷出……几年下来,都已经快要变成穷光蛋了。
而若是因为准备不足的缘故,错过这个千载难逢的绝妙良机,让遭遇重创的金军喘过气来,或是让某些女真人治下的契丹部族首领,抢先一步揭竿而起,光复了契丹祖地,夺过了大辽复国的政治制高点,弄得契丹族内群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