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先祖,鉴于国内连年战乱、人口稀少,土地荒芜,而犹太人的态度似乎又还算恭顺,便饶恕了这些家伙,允许他们继续在尼罗河畔居住,期望他们能够融合进埃及人之中。
接下来,时间又过去了两百年,曾经一片荒芜残破的尼罗河畔,早已是人满为患,地少人多,埃及人自己都还要为生存空间而发愁。偏偏却有一个异族犹太人,占了尼罗河三角洲的好大一片土地割据自治,他们既不愿意信奉埃及的神明,也不说埃及的语言,更不乐意跟埃及人通婚和同化,甚至十分抵触埃及的法律和政令,服个劳役都要叫苦连天,几乎成了国中之国。而且,在很多年之前,他们还曾经跟侵略者喜克索斯人一起,对埃及人民犯下过累累血债,但如今已经被拔光了爪牙,失去了自己的武装……
面对这样文化割裂,几近自立的局势,埃及土著人又会怎么想,而埃及的法老和政府又该怎么做?
——哪怕仅仅是为了反分裂和转移社会矛盾,迫害犹太人也已经成为势在必行的“政治正确”之举了
当然,在《尼罗河女儿》的背景时代,犹太人在埃及还没有混到那么悲催,但也已经变成了到处被排挤被欺负的三等公民,与埃及人的矛盾空前高涨……如果在这样的社会氛围里,日本人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