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在古人眼中,埃及肯定是一片富庶之地,因为这里盛产粮食,而粮食这玩意儿一直是古代世界最坚挺的硬通货——在定期泛滥的尼罗河水滋润之下,古埃及人拥有了环地中海地区最肥沃的耕地,以及最丰饶的农作物收成,可以拿出大量的余粮用于出口,喂饱大半个地中海世界文明圈。
因此,古罗马人把埃及称为“地中海的面包篮子”。在古罗马帝国时代,埃及每年都要向意大利运输超过十万吨的小麦,用以供养那些好逸恶劳、整天看角斗不于活的罗马公民。
可问题是,埃及的这些粮食在古代世界或许称得上价值连城,关系到一个帝国的生死存亡,但在现代世界,却不过是一艘集装箱船的运载量而已。看上去数量惊人的十万吨小麦,在世界估计也就能卖出两亿多人民币,或者说三十多亿日元的价钱,还不够一架私人喷气机的价钱——这就是万恶的工农业剪刀差啊
而若是想要从古埃及敲骨吸髓地搜刮出这么多小麦,却不知道要饿死多少农夫,惹出多少骚乱……更别提最近几年,由于曼菲士王为尼罗河女儿连年出兵远征,埃及国库的存粮已经被消耗得十分厉害,为了以防万一,在下一次收获季的新粮入库之前,埃及人能拿出几十吨谷物来买这些“奢侈品”就不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