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贸易和货币也再次登上历史舞台,从而出现了对金属铸币的巨大需求。偏偏以西欧社会相对匮乏的金银存量,很快就越来越难以铸造出足够数量的钱币,无法满足随着商业发展而激增的货币需求,也就是意味着货币供应量赶不上市场交易的需求量,由此导致了通货紧缩。
如果是在二十一世纪的信用货币时代,面对这种情况,各国政府只需要搞几次“量化宽松”,多印钞票就行了。但在这个只认金银的古老年代里,想要滥发货币可没那么容易——用于铸币的金银从哪里来?
美洲还没有被发现,西非的黄金海岸还是穆斯林的地盘,而欧洲本身的金银矿却已经开采得快枯竭了。
某些中世纪君王的经济对策,是不断地降低钱币的含银量,直到把银币变成铜币,实现某种铸币时代的特殊形式量化宽松,但效果却很糟糕——滥发的纸钞粗看上去和原来的纸钞一模一样,而含银量降低的银币,却是一眼就能看出它的成色低劣,从而被百姓拒收或者自发打折使用,反而使得通货紧缩更加严重。
尤其是到了黑死病爆发的前夕,欧洲天主教世界的人口达到了一个高峰,生产力大为发展,商业贸易也日趋发达,但黄金和白银的社会总存量却没有多少增加——钱币不够用,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