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特,但是在距离发现美洲还有一个半世纪的现在这会儿,威尼斯的铸币厂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当时的欧洲人是如此的渴望得到黄金,都已经到了快要罹患红眼病的地步,以至于哥伦布在出航新大陆之前毫不掩饰地公开宣称,自己是为了黄金而出海的:“……黄金是所有商品中最贵重的,它不仅仅代表着财富,拥有黄金的人不仅能满足现世的需要,还能找到在炼狱中拯救灵魂的方法,走上通往天堂的路”
言归正传,在十四世纪中期的时候,整个西方世界的杜卡特金币总铸造量也就是一百多万枚。在当时,威尼斯人都是在商馆和钱庄里兑换汇票,尽量做这种没有实际金钱往来的汇兑贸易,以此来克服贵金属货币流通量不足的难题。即使在汇票不通用的地方,实际支付的也是以供应相对充足的银币为主,真正拿出金币的场合实在难得一见,只是在账面上依然用多少多少杜卡特来表示,以满足自己的某种虚荣心。
——正如现代纽约的华尔街虽然是财富之地,但你也别指望能在这里找到堆成摩天大楼的美钞一样。
卩年头威尼斯人行贿就已经很少用整箱的金币,而是像现代人一样送汇票、债券和存折了。)
所以,虽然威尼斯城内堪称是寸土寸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