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一瞬间,看尽繁华;
是谁把岁月理成了碎屑,一刹那,看透红尘;
是谁把年少演绎成沙画,蓦回首,阅尽浮夸……”
曾经的赵二妹子,如今的福建总兵夫人赵氏,穿着一件水蓝色的丝绸襦裙,斜倚在小楼的窗栏旁,笑盈盈地唱着一首“南海髡贼”的“新曲”,容貌中已经褪去了垂髫少女的青涩,多了几分成熟贵妇的雍容。
原本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之中,唱曲是一件低贱的事。上流社会对于唱歌的认同,是在清代开始之后才开始的。满清统治中国之后,因为野蛮人的骨血没有褪尽,对于戏剧这种文艺形式有着病态的着迷。从王公贵族到普通的八旗旗人,在进京之后没多久就开始迷恋戏曲,很多满人都喜欢没事唱上几句。
而古代社会各种风尚的形成,通常都是一个从上到下的过程,既然满清统治者喜欢唱曲,这就影响了整个中国社会的习惯,虽然清代的国人仍旧把曲艺行业视为贱业,但是偶尔能唱上几句戏文,却变成了一件比较风雅的事情。但在更早的明末时代,除了一些稀少的狂生野逸之人,整个中国社会却不仅把曲艺行业视为贱业,还认为唱歌是只有戏子伶人才会去做的低贱之事。那些豪门贵妇是决计不肯轻易为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