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服战争和外交斡旋,荷兰东印度公司名下的领地在这四十年间也扩展了很多倍,从巴达维亚到日本长崎,从锡兰到马拉巴尔海岸,从勃固到福尔摩沙(台湾),从阿巴斯港到穆哈,从图莱尔到开普敦,公司已经建立起了遍布三大洲的数十个商站,跟许多国家都建立起了深厚的人脉关系。
经过这几十年的发展,荷兰东印度公司已经逐渐走上了正轨,并摆脱了成立最初二十年内一直都挥之不去的财政梦魇。在那个草创的年代,初来乍到的荷兰人不得不一边做生意,一边打击葡萄牙人在远东的据点和船只,另外还要在各个出产香料的岛屿上修建商站、安排士兵驻守,并且频繁与当地土著展开战斗。为此,每年花费的金钱是一笔天文数字,以至于承诺给股东们的分红迟迟无法兑现。
为此,荷兰本土那些向东印度公司投入了巨款的出资人,纷纷感到相当的不满,尤其是那些泽兰、代尔夫特、鹿特丹地区的股东们,普遍认为东印度公司之所以一直没有分红,肯定是掌握公司实际经营权的阿姆斯特丹商人们,私下里贪污挪用了本该兑现给大家的巨额利润,肆意侵害小股东的利益。不过,那些能量颇大的阿姆斯特丹商人们,最终还是压下了这一波气势汹汹的质疑,并且还取得了荷兰官方的财政援助,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