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九十五章、大明帝国丧钟(中)
北直隶,顺天府,天津卫
随着大运河沟通南北,成为国家的经济命脉,而永乐皇帝朱棣又迁都北京之后,天津就逐渐成为了北京的东南门户,以及重要的航运枢纽,从此同都城防卫与经济繁荣紧密联系到了一起。
永乐二年,天津卫城开始筑城。由于城垣东西长、南北短,故而俗称“算盘城”。弘治四年,朝廷又对天津土城进行了大规模整修,在城墙外包上了砖石,并在各城门上增建瓮城和城楼,为东、南、西、北四门分别题匾,名为“镇东”、“定南”、“安西”、“拱北”,以明代的建筑标准,绝对堪称是雄伟高大、坚不可摧。
不过此时此刻,在天津的城墙下,却到处是尚未掩埋的累累尸骸,离城不远的荒地里,还丢弃着许多被毁坏的战车与长梯。即使是青砖垒砌的城墙上,也布满了伤疤,砖木结构的城楼和墙外的房舍尽皆被焚毁。原来城池周边的诸多卫星村镇,也皆被战火焚毁一空,居民不是填了壕沟,就是远逃他乡。
天津城南二里外,靠着运河旁边的荒芜田野里,扎满了各式各样的营帐。在一处最为豪华的中军大帐外面,陕西三边总督洪承畴右手按剑,望着地平线上那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