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水量丰沛,河宽水深,主要河段上没有任何险滩瀑布,终年不结冰,干流和各大支流之间可以直接通航,构成了一个庞大而便利的天然水上航运网。可惜这条河流的沿岸地区气候实在过于湿热,尽管水运交通便利,矿产和木材资源也很丰富,但基础建设的代价却高昂到了让人望而却步的程度,就像西伯利亚一样不适宜人类生活。结果一直到二十一世纪,这个绝佳的天然水运网络依然基本处于闲置状态,没有像长江和密西西比河那样成为一个文明社会的大动脉。
而在亚马逊热带雨林的南方。则是一片广阔的热带稀树草原,不仅同样湿热,而且土壤酸性很高,必须经过完全改造才能种植农作物。而且这里地处内陆,又没有可以通航的河流,所以往这里运送任何补给或往外运送农产品的运费都极为高昂,巴西人一直折腾到二十一世纪。也没能把这片土地开垦出来。
因此,整个巴西只有最南部大约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是传统意义上的可耕地。只占巴西领土的7%。而更悲剧的是,就连这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可耕地,大部分又深处于交通不便的内陆。真正比较早就被开发出来的土地,只有巴西的东南部沿海,以圣保罗和里约热内卢为核心的十五万平方公里版图而已,相当于四个台湾岛或小半个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