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初三日,在原内阁首辅周延儒的劝进之下,少福王朱由崧于南京皇城登基称帝,改年号为弘光,史称弘光帝。同时又拜大清皇帝皇太极为义父,自称“儿皇帝”。
接下来,正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既然南京有了弘光皇帝,那么也应该有相应的朝臣。但问题是,在之前的战乱之中,南京朝廷的尚书、侍郎们几乎逃了个精光,只剩下以周延儒为首的大猫小猫两三只,一时间根本凑不齐一个朝廷六部的班子。再说了,大清八旗发动倾国之兵,牺牲了那么多勇士,好不容易才打下了南京城,难道接下来还要发扬大公无私的国际主义精神,真的让大明在这里复国吗?
面对这种状况,皇太极陛下再一次充分展开了他的发散性思维,提出了“一个朝廷两块牌子”的合理化建议只见皇太极笑呵呵地拍着朱由崧的肩膀,对这位畏畏缩缩的“儿皇帝”说道:儿子啊,既然你拜我为义父,那么咱们就是一家人了。一家人就不该分彼此,我的朝廷就是你的朝廷,我的臣子就是你的臣子,这样既省事又省钱!从此大清和大明融为一体,再也不会有冲突,岂不是一桩好事?
昔日后晋高祖石敬塘割让幽云十六州,对契丹之主耶律德光称儿皇帝,留下了千古骂名,但即使如此,他好歹也没有把耶律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