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伊丽莎白随手拿起一条面包,想要掰下一块往嘴里塞的时候,却惊讶地发现自己根本掰不开。她用一把明显太钝的餐刀来回“锯”了好久,才从这条长方形面包上弄了一小块下来,吃起来的感觉也简直像是啃饼干,嘎嘣脆,还略带一点淡淡的酸涩滋味,总之就是跟在现代中国吃到的面包完全不一样。
但这就是西方人吃的正版货,而现代中国人常吃的面包,实际上是日本人和香港人的改良版本,特点是添加了大量的鸡蛋、牛奶和糖,有时候还要添加奶油、酥油,弄得非常松软香甜。在国外已经算是点心面包的范畴了。在西方欧美流行的正餐面包,反倒是类似那种硬邦邦的法式长棍面包的正常形状版本,一般要用刀叉才能切下来。至于十八世纪英国乡绅吃的白面包……似乎比现代法国长棍还要更加硬一些……
而且这还是上等富人吃的白面包,如果换成下等人吃的黑面包,在现代中国人眼中就简直是猪食了。
当然,就算这面包再怎么硬,也没有结实到压缩饼干的程度,而且看起来似乎有经验的班纳特先生和班纳特太太——或者说两位资深者,也在餐桌上用行动给出了对策:把硬邦邦的面包浸到热腾腾的浓汤里,等到泡软了再吃。此外还有一种办法是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