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堆人,而且一定其中有要一个是像领班那样发令起头的,否则大家就不知该如何是好了。其中最夸张的例子就是,当王秋想要向国内发传真的时候,居然必须由由堂里一个领班代收,再传给一个助理,助理再传给去发传真的门童。哪怕那个门童就站在王秋边上,他也不会收王秋的传真原件,而是把领班叫过来,重复一遍上述过程!
最开始的时候,王秋还以为这是某种为了保障就业而搞出来的笨办法,就像前苏联晚期国企那种“你们假装已经发了工资(配给制下的卢布什么都买不到),我们假装干过活了”的情况一样,只是感觉很囧而已。但接下来,在跟钱德拉.舒克拉先生闲谈聊到这事的时候,他才得知,印度的高级酒店之所以需要那么多的服务人员,并不是因为老板要装逼浪费钱多雇人,而是因为一个别处没有的隐晦概念:种姓!
在印度,所有的佣人都要根据其姓氏,非常严格地区分“工种”,不能乱了规矩。比方说,在印度的富人宅邸和专门招待富人的高级酒店,一般都雇佣最上等的婆罗门种姓厨师,因为富人自己往往也是婆罗门或刹帝利高种姓,只能吃由婆罗门做的食物。但是婆罗门厨师也是高贵之人,可以做饭,但要他干端菜之类伺候人的“低贱”活儿就不行了,所以得要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