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打赢了,那么还能用战争红利来缓解国内矛盾,然后通过主导战后的军队复原工作,重新让上层阶级在军官和士官当中占据主导地位,恢复帝国的旧秩序;如果全面战争打败了,那么帝国就注定要在平民起义当中灰飞烟灭,根本无法使用武力镇压。
也就是说,一旦开始总动员,那么帝国战车就只能胜利或者毁灭,没有第三条路可以走。
这个道理在欧洲是如此,在日本也一样适用。在二战之前,日本列岛本土的人口为七千二百万,算上朝鲜和台湾,大概能凑足一亿人。而直到七七事变前夕,日本的常备军也只有三十八万人,说是穷兵黩武,实际上论起兵民比例,其实比法国和德国都要低得多在入侵波兰前夕,德国就已经扩军到一百二十万了!
这样一支“少而精”的大日本皇军,日本帝国的统治阶层还能够勉强保持对其的控制由于日本帝国的阶级矛盾太过于严重,即使是在只有三十八万人的陆军里,革命情绪也已经很严重了,其具体的外在表现,就是代表下层的皇道派和代表上层的统制派之间,一系列堪称腥风血雨的明争暗斗。虽然在中国人的眼里,这两帮人都是一样的法西斯主义,但对于日本社会而言,却已经不是政治小团体的派阀党争,而是某种意义上的阶级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