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世界大战时期,人类的科技水平还达不到制造全天候战斗机。
    夜间战斗机和昼间战斗机是两个设计思路完全不同的机种。
    夜间战斗机需要更大的油箱,更长的续航,为了避免飞行员开火的时候致盲,机炮需要安装在机背或机腹。
    最关键的,夜间战斗机需要安装空载雷达。
    典型的战斗方式是,由地面雷达站引导至敌方飞机几公里附近,并指引敌方飞机方向,夜间战斗机空载雷达开机,搜索敌方飞机位置,进而展开战斗。
    或者夜间战斗机,伴随轰炸机护航,与敌方夜间战斗机战斗。
    其中夜间战斗机最关键的设备是空载雷达,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空载雷达,技术水平理论最大探测距离是八公里左右,这个距离,一般重型轰炸机才有可能。
    中型机的距离是五公里,单发飞机只有三公里以下,并且如果距离过近,则有500米的盲区。
    在晴朗没有雾霾的白天,飞行员肉眼的搜索距离是三十公里左右,如果察觉机翼或机尾反光,这个距离会增加很多。
    在黑夜里则情况复杂,月圆月缺,星光和云层的影响,以及敌方飞机的形体大小,飞行员肉眼的搜索距离只有几百米到一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