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两家都提倡‘义‘,然而两家‘义‘的含义也各不相同。儒家往往把‘义‘ 与‘利‘对立起来,而墨家则认为‘义‘与‘利‘是合一的,而且还认为与‘兼相爱‘是密不可分的。‘兼相爱‘的具体表现在‘交相利‘。这与儒家的‘义利‘观 是显然对立的。孔子不仅‘罕言利‘,④而且还在《论语?里仁》中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他把重视‘利‘的称为‘小人‘。
第三,‘天命‘论与‘非命‘的对立。儒家认为人的长寿或短命、贫穷或是富贵、国家治乱与安危等等。都是由天命决定的,是不可改变的。即《论语?颜渊》所说:‘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墨家否定儒家的这种‘天命论‘,而主张‘非命‘,重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使人奋发图强,‘不敢怠倦‘。…
第四、不重鬼神与‘明鬼‘的对立。墨家虽然主张非命,却又不是无神论者。墨家相信鬼神,主张‘明鬼‘。这与不重鬼神 的儒家也是对立的。孔子虽然没有从根本上否定鬼神,但是他主张‘敬鬼神而远之‘。又说:‘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并‘不语怪、力、乱、神‘。因此。他确实 怀疑鬼神的存在,至少也是不重视鬼神的。
第五,‘厚葬‘与‘节葬‘的对立。儒家从贵贱有别出发而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