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老子历藏中经》说:“日月者。天地之司徒、司空也。”2《洞渊集》卷7称:“日宫太阳帝君,上管周天二十八宿星君、天曹、注禄寿之司。常以三元日万灵天官皆诣日宫,检校世人罪福之目,进呈上帝,谓之阳宫生籍。”“月宫太阴帝君,下管五岳四渎,五湖四海、十二溪水府并酆都罗山百司。常以三元日冥官僚佐皆诣月宫,校定世人生死罪福之目,进呈上帝,谓之阴宫死籍。”
道经中还对日宫和月宫进行了描绘。《上清黄气阳精三道顺行经》说:“日纵广二千四十里,金分水精晕于内。流光照于外,其中有城郭人民、七宝浴池。池生四种青红黄白莲花,人长二丈四尺,衣朱衣,与四种花同衰同盛,故有春秋冬夏四时行焉。”“月纵广一千九百里,月晕围七千八百四十里,白银琉璃水精映于内,一分六十炎,光明照于外。其中有城郭人民,亦有七宝浴池、八骞之林生乎其内。月中人长一丈六尺,悉衣青色之衣。月中人常以月一日至十六日采白银琉璃炼于炎光之冶,故月度盈则光明鲜太素;以十七日至二十九日于骞林之下采三气之华,拂日月之光,故月度亏,其光微。”
道教基于对日月的崇拜,提出了存思日月的修炼方法。《太上隐书》说:“子欲为真,当存日君”,“子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