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天雷带了几人,走到海螺湾的一侧,那里挖了一条细长的水道,海水通过水道,流到一座山丘之后。翻过山丘可以看到一片开阔地,只见一块块方块似的小水池,其中可以看到一些冰晶似的结晶,这里是一处晒盐场。
人必须得吃盐,一个人吃不了多少,人一多,就是一个极大的数目。如今萧天雷手中不缺钱,但是能省则省,再说用他的技术生产、提纯,盐的质量比起买来的好得多,已经吃不出苦味。提纯粗盐的试验,萧天雷小时候就在做,后来不断改进,才做到提取绝大部分的杂质。
晒盐场看着简单,其实也需要不少技术,不是把海水晾在那就可以,建造盐池的是萧天雷制作出来的类似混凝土的混合物,比前世的水泥混凝土差得远,不过,用于修盐池防止渗漏倒是可以。
第二天,萧天雷一行人返回野猪岭,同时还有各种物资和货物,大船难以通过狭小的水道,主要使用大量的小船。并不是普通的小船,这些小船上安装了脚蹬的传动装置,带动螺旋桨,可以飞快地在河道中往返,运送货物,方向控制也灵活,只是如今的传动装置只能供两个人蹬,能够让更多人同时使力的传动装置还在研制中。
半道上,萧天雷去看了那处矿藏的所在,密林中危机四伏,对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