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以安置。成都知府乃请慈云寺大开方便之门,将多余不用的僧舍借与应试的士子暂住。
慈云寺如今一应俗务俱由了一和尚处置,他一心慈悲,乐善好施,自然不会拒绝,乃将用不着的僧房,腾出八十多间,由各处的生员等自来登记暂居。
李、赵二人忙请同乡带路,往慈云寺投宿。果然巧合,还有余下的两间客房,可供借居,二人乃各带着随从,各住一间。
闲话少叙,过了数日,二人渐渐忘了恐惧,聚在一处,又回味起先前的事情来。
赵悟义叹息道:“仁兄,说来也怪,那晚那庵堂中人闲话,明明听出这庵中主持年岁不小,可我等在门外遇着的那个女尼,明明正当妙龄,当时虽不及细看,也瞧出是个人间绝色,莫不是驻颜有术?”
李望仁笑道:“那个庵堂绝对有古怪,几乎没有外间的香火供奉,庵主如此年轻貌美,内里陈设又十分雅致整洁,哪像个清修的尼姑庵,倒似青楼别院。先前我等是孤身而入,又是外乡之人,怕被她们谋财害命,如今约上几个本地的生员,一同前去,可保无虞。”
二人一合计,觉着有道理,便是她那尼庵是江湖豪客的老巢,只要是做烟花生意的,怎么会拒绝恩客?也是二人晦星照命,又是色胆包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