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自称侄皇帝,另以赵王次子为赵王之嗣,主奉赵王之祀。”
“而太尉英国公丘元德等则认为赵王既为陛下生父,亦是应称其为皇考,此乃人伦常情,陛下此举实乃至孝”
“而宫中对此却颇有不满,尤其是太后听闻陛下打算册封自己生母后更是担心自己地位不保,故而亲自起草了诏书,严厉指责丘元德等人,认为不当称赵王为皇考。”
“额,朝廷上真是为此事而争论么”李悠有些不相信,这让他想起了大宋英宗继位时的濮议之争,和大明嘉靖皇帝继位时的大礼仪一案这两件事情和此事如出一辙,都是皇帝无嗣,继任者对亲生父亲的称谓而引起的朝政动荡。
只是大宋英宗时的濮议并非单纯的礼法之争,而是朝廷新旧势力借此一争高下;大明嘉靖皇帝继位时亦是如此,嘉靖皇帝借助于大礼议驱逐了杨廷和等老臣,组建以张璁为首的自己能够掌控的朝政格局,将皇权牢牢握在自己手中。
果然钱骅的回答和李悠所想如出一辙,“此前先皇体弱多病,朝政多落在以杨介夫为首的群臣手中,他们希望的是陛下也能像先皇一样垂拱而治,将朝政交由他们处理因此万万不想看到陛下奉赵王为皇考的举动”
李悠点头表示自己明白,这样的举动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