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离冯德孝家隔着两道巷子,住着小玉坤的二大爷,不是亲大爷,是那个村民曾树碑立传的爷爷娶得二房所生。二大爷是个鞋匠,常年累月的不在家,离开家的时候都三十多岁了还没成家,是打着光棍离开卧龙岗村的。听说有人在山西太原见过他,身边多了一个掌鞋的女人。小玉坤除了这个只见过几次面的二大爷外,就在也没有更亲近的亲戚了。院子里的那棵柿子,由茶杯那么粗长到了碗口粗细的时候,时间也到了一九三七年,芦沟桥发生了枪战,中日两国爆发了战争。那一年小玉坤十四岁,小珍妮十三岁,俩个孩子都在村里的私塾学堂读书。这个学堂是地主冯全贵所办,教师是用重金从顺德府娉请的一个退休的老先生。这位老先生鹤发童颜,知识渊博,很有老学究的风度。前面说过冯全贵虽然继承了祖业,成了卧龙岗村的地主,但他禀性善良,待人接物也很随和。他开办的私塾学堂,只要村里的学龄儿童的家里,能给先生每学期交够一斗老玉米,二十个铜板的话,就可入学堂成为他的一名学生。村里的鸭蛋,臭虫,二狗,豹子,三歪,四剩子都是这个学堂的学生,当然还有小主人冯吆美。老先生在课堂上向学生们讲述了五丈原,躬耕田,卧龙堡的故事。收三川,排八阵,六出七擒。还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