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初九庆祝“天公生日”剩下的食物,除了在初十吃了一天外,还剩下很多,所以娘家不必再破费,就利用这些剩下的美食招待女婿及女儿,民歌称为“十一请子婿”。
过了正月十一,人们开始准备庆祝元宵佳节,从正月十二开始选购灯笼,搭盖灯棚。童谣是这么唱的:“十一嚷喳喳,十二搭灯棚,十三人开灯,十四灯正明,十五行月半,十六人完灯。”正月十五就是“元宵节”了,它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大地回春的夜晚,又称为“上元节”。元宵燃灯的风俗起自汉朝,这一天少不了还要吃元宵、汤圆。正月十六夜则是小孩的节日,所有的小孩拿出自己的灯笼对着别人的重重一撞,然后笑哈哈的看着别人的灯笼着火,这个叫做“碰灯”。讲究的是今年的灯笼不能留到明年,必须以“碰灯”的方式销毁。
其实点花灯是我们正统的民族文化,但是我看到很多人在这个时候也会放孔明灯。这里不得不注意一件事,前面大家也都看到了烛光引路的事,我是不提倡放孔明灯的。大家放升孔明灯无非就是一个原因那就是祈福,一般都是把愿望写在的灯上面,里面有蜡烛点燃就可以放升了。说到孔明灯大家都知道是诸葛亮发明的,很多人认为是诸葛亮当年被围困于平阳最后用漂浮的纸灯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