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绘的“同时传递性”的原理,可以说这是一个奠定广义相对论基石的重要思想实验。
难道赵老是让他写一篇关于相对论中“同时传递性”的文章
有这可能,但又不能完全肯定。
也不排除赵峰学教授是故意出这道题,其真实目的不是要他去解答什么是“同时传递性”,而是单纯为了考察作答者的思维方式。
很多时候人们的思维往往都是直线型的,由于生活中接触的事物太多,常常会出现遇到一些问题时条件反射似的给出答案。
这种现象随着阅历变得丰富而越发突出,一些明明是小孩子都会解答的问题,到了大人们手中反而好像突然受到了“常识”的拖累一样,一下子就不会解答了。
人越是长大思维越是复杂,失去了单纯性后,很多创造性的思维也渐渐失去了。
于是物理学界有这么一个规律,但凡拥有卓越成就的科学家,那些成就往往都是他们年轻时候的成果。
周晨忍不住怀疑,赵教授会不会也是怀着这样的目的考验自己
如果赵峰学只是想考验一下他的思维方式是不是已经被常识固化了,那么他要还是照着前人已经研究过的“同时传递性”照葫芦画瓢中规中矩地再重新解释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