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简称为“沽名钓誉”,但需要承认的是,如果这世上所有人都“沽名钓誉”,那事间将不会有纷争,不会有丑恶。
单从人类文明史的进程来讲,礼乐的崩坏,确实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加剧的,正是因为人类经济活动的频繁,“利益”的重要性也越来越重大,相对之下,道德带来的名望和自我满足感,却并没有多大的提升,做一个“好人”和做一个“有钱人”,究竟孰轻孰重?
古代商人地位极低,出入皆不得着华服,至宋时律法皆有明言“工商杂类不得与士齿”,商人之后,最起码三代以内,皆不得应科举,谎报身份考中了那算是欺君;明中期才开始得到改善,有钱想就,没人有资格说什么。
这边变化是明显的,那边呢?
古人以死谏为荣,成功者如魏征寇准,失败者如比干汲黯,不管是谁,无论身前身后,总能博得事间美传,但而今,当初某位教授在一个极为重大的项目工程上大书特书这将遗祸无穷,最终却闹得众人嬉笑,只有等十多年后他当初说的话一一应验,才偶尔会有人想起当初那被指责为哗众取宠的一言一语。
好人的行为越来越容易被称作是傻帽儿,而商人的地位则是不断提高,这其中,实际上并没有错,现在的人类社会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