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是下午的最低报价,当时姑奶奶钱的比较凶嘛,实际上后来的成交价都有一定程度的偏高。
拿成交价来比的话,现在的这些,均价涨幅最高也就是5%以内了,总体来说,控制得还是不错的。
当然,这仅仅是价格,品质……
其实压根不是品质,是面子,是虚荣,下午姑奶奶拍板买东西的时候,绝大多数东西都是按样子来的,而现在买的这些,少了三分浮华、却多了两分实用。
最典型的例子,打包用餐盒上面的印,下午时候印得那些,上面画的图案跟青风留香拿过来的盘龙“特”字袖标是一样的,并且字迹也都是用彩字,但现在却直接撤掉了那条龙,就一个简简单单的楷体“特”字加上下面一个“天下”,只见黑白、并且这三个字都是镂空的。
黑边白底,字体镂空,意味着油墨量降下来了——只需要描边嘛,价钱,自然不会高。
而且,她也只印了一些大餐盒,那些用来装甜品和汤品、体形比较迷你的餐盒,什么样子都没有。
看样子,毕竟是工作过的人,自我调节能力还是不错的嘛。
节俭,节俭得都有些矫枉过正了,下午的内场布置,以7000户为标准,了75万,现在以2万5000户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