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渐成为一种特殊的奏折,所奏的事覆盖面也越来越广,皇帝依靠密折,足不出宫便可以了解天下,据说密折都是由官员写好以后装进盒子里,再用火漆封住送往驿馆,讲明三百里急送或者五百里急送,然后由驿馆送往京城眼下看着这只刻有密折专奏的盒子,我心说,莫非这就是清朝的官员装密折用的盒子,
把那盒子侧起来看,我们看到盒盖的缝隙被一种红红的像是朱砂一样的东西给糊住了,应该就是火漆了,我把钥匙掏出来,刮除缝隙里的火漆,随着用力一扳,盒子被我给扳开了,现出一个鼓鼓的黄稠布包,由于盒子一直被密封着,所以这布包一点也没污霉变色,把那布包拿出来打开,我们看到一张折叠的厚厚的黄纸,这是一张和那张房契差不多大的纸,展开来看,只见上面写满了密密的蝇头小楷
这些字是由上而下,从左至今右书写的,最左边是一行比较大的字,看着很醒目:臣运河提督总兵官奴才郑道万急禀奏圣上,这个郑道应该就是那张房契上所提到的,这座宅子的第一代宅主郑宏道,他先是称臣,然后又称奴才,既然他是乾隆年间的,那么这个圣上自然便是乾隆了,之所以郑宏道没写自己的全名,而是省去了个宏字,是因为乾隆名叫弘历,宏和弘谐音,这是密折的忌讳,但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