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一刻,范雪离的字还在空中继续:“伊人欲往,且为东风盼。”
只这瞬间,众人不由面色微变。
范雪离哪怕成为昆仑之虚小圣主,是因为药学之道,而不是在诗文之上。像范雪离这样的年纪,仓促学儒道,学诗文,终究是年纪有限,难成大器。
之前的“杏月”,自然与范雪离说的杏林有关系,倒是有一番儒道之道的,但一下子就转到“伊人”上,文字可见满是旖旎之风,哪有那种儒道的浩然正气,哪有那种舍生取义的精神?
不要说想要得到儒气天授,这种诗最多也只类似“杨柳风晓风残月”,从而在歌伎之间传唱罢了。
不由许多人摇了摇头。
这瞬间,范雪离顿了顿,看了看身边的人参果少女,嘴角泛起一丝温暖的笑容,开始继续写这诗文的下阙来。
“人间萧疏,却只妖心暖。”
这全词乃是“点绛唇”,多是以物寓情。这种诗词诗意不在题中,也不在诗中,所以高远有味。前阙范雪离写了杏、月、拂衣、孤枝、伊人、东风,现在看起来都是铺垫,字字刻画,纯于天然,不即不离,写出了一副伊人思念的画面,从而衬托出人间萧瑟之感,但下阙一起,竟点到了妖心温暖,只这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