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的炫耀,那是法国人和意大利人才爱干的事,德国人喜欢做更实际的事情。
所以,招收德国人成为员工才会让菲碧最放心。而相对的,另一个纪律性最好的民族是日本,但是菲碧研究后发现,日本人在组成集体后,对集体投入的热情往往有些过火,他们其实本质上还是属于儒家文化圈的,因此在很多事情的判断上更多地遵循了内心的导向,而不是德国人那样的契约精神,这在平时还没什么,但是一旦遇到了需要做出某些重大决定的时刻,日本人是否还能执行菲碧制定的计划就不好说了,菲碧这样遥控企业的方式,不怕企业业绩不好,最怕的是企业的发展超出掌控。
所以,菲碧最终选择的是德国人。
而和德国人往来的时候唯一要小心的就是在契约建立之前,他们会想方设法地把契约变得对自己更有利,甚至会采取欺骗手段,不过,这总比那些不遵守契约的人要好的多,不是吗?
而且,德国几度入常而不随,使得新纳粹思想在青少年人群忽然变得极有市场,菲碧对于德国的远期计划,可不仅仅是建立公司那么简单的……
(新形势交代完毕。mit是菲碧非去不可的。而商战方面不会再投入更多笔墨了,这里只是作为菲碧的资金来源进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