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达则兼济天下,为国为民建功立业;穷则独善其身,设帐授徒,等待条件成熟的时候,再广泛开设书院,把尚武精神和爱国情怀四处传播,发扬光大。就像”杨家将“的精神一样,前赴后继,世代传承。
李舒崇穿越到雁门关已经五天,应该快回去了。当晚,李舒崇把写好的各种武功秘笈(降龙十八掌除外)给了丁大可,在传授武功之余,还重点”强调”(当然是“笔谈”)了要丁大可坚持修炼全真派内功,坚持十年方可大成。李舒崇还“交代”(也是笔谈,以下不再单独说明)了丁大可,要在众将士之中,物色一些人品过硬、积极上进的青年俊才,暗中吸收到书院派之中,把这些武功传授给他们,以壮大书院派的实力,为大明江山多培养一些有用的人才。自己要去云游四海,大概十年之后再回来,相信到时候丁大可已经是雁门关的总兵了,如果他能坚持修炼内功,而且做好书院派的传承,李舒崇就把镇派绝学,降龙十八掌,传授给他。
突然得知李舒崇即将远行的消息,丁大可非常震惊,他苦苦挽留,希望李舒崇能多待一段时间,帮助自己巩固武功基础。更重要的是,他知道李舒崇武功高强,雁门关内无人是他的对手,如果他想帮助自己夺得总兵一职易如反掌。可是,李舒崇“告诉”